期貨與槓桿明明是一個立意良善、為投資人創造彈性的工具,為什麼會出這麼多亂子?問題出在哪?
或許可以將成因簡單分成社會層面以及個人層面,從社會層面的角度來看,會發現到幾件事情,一為社會的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平均,從薪資成長與物價上漲的比率可見一斑,二是我們的社會越來越追求成功,而且越早越好;第三個則是同時制度也毫無疑問的在配合著這個追求。
如果從個人層面來看,無論主動或被動,我們都接受了過量的社群資訊,渴望從成功的案例中學習,卻忘了從失敗的經驗中借鏡。
也因為這樣,我們也越來越焦慮,忽略了努力與等待的重要性,追求速成的回報、看似完美的獲利方法。
Part1. 當「無望感」遇上「希望感」,無法消化的焦慮轉變成風險行為
雖然今年五、六月的薪資成長率,終結前14個月的負成長,但光這兩個月的回升可能很難讓人將前面的陰霾一掃而空。加上整體數據的成長往往會跟個人的生活體驗有所出入,對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高物價、高房租、高房價、低薪水應該還是幾道橫亙在面前、難以跨越的巨山。
加上我們身處在追求財富、期待年少有為的社會文化之中,新聞報的是賺錢的方法,家庭聚餐的時候談的是錢、選科系的時候選的是未來出路,我們會變得很難不去在意這件事情,整個社會都很在意的時候,個人也會變得難以跳脫出這份焦慮的框架。
當實際薪資追不上因通膨而節節攀升的物價,但過好生活的夢想卻並未消減的時候,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就會顯得越來越大,輕微一點的焦慮可以靠著加大努力的力道來消化,但是當社會性的壓力(高房價、高要求),加上個人對於經濟與生涯、未來的焦慮,個人現有的壓力因應就會變得不夠用,很自然地就只能開發新的方法。
節流不易,但開源的管道就很多了,不論是買賣物品、獨立接案、甚至是加入直銷都是途徑之一,但看似最快、最立即有成效的應該還是金融交易最為突出,今天開戶,明天就能交易。加上台灣寬鬆的法規,為了炒作現股當沖推出了獨步全球的T+2,造成很多年輕人都低估了當沖、開槓桿的風險性,只看到成功的希望。
制度層面的寬鬆撞上急於解決對於金錢的焦慮,於是就有了大量的違約交割紀錄,但很少人知道違約與信用破產會影響到日後信用卡申辦、開立帳戶或申請任何一種貸款,除了這可能是一輩子的紀錄之外,也破壞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信任。
Part 2. 鋪天蓋地的媒體影音、恐怖的倖存者效應
2020年中疫情開始之後,因為各種原因(缺工、罷工、塞港、運河堵住),航運股以長榮為例,從15塊附近,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快速的漲到200多元,中間經歷了進入處置、分盤交易,但依舊沒辦法阻止猛龍出海的氣勢,股價翻身之餘也讓很多人從此進入財富自由的人生階段,最紅的少年股神,三年之間靠著操作股票與股票期貨,3年獲利7900萬,讓多少人眼紅羨慕之外,也讓更多人如飛蛾撲火般的投入股票市場之中,最後長榮從200多的價位到現在100出頭,可以說是真真實實的腰斬。
時間快轉到今年2023,在ChatGPT引發旋風之後,生成式AI提供的服務越來越貼近生活,配合著新奇的體驗以及各種想像中的應用,讓相關類股的股價開始進入上漲的階段,輝達(或稱英偉達,NVIDIA)持續上漲之外,也帶動了台系供應鏈的類股飛漲,新聞媒體也很配合了給出了不斷上調的目標價,吸引更多人將資金投入,比較熱門的個股從開始到最高點,漲幅可能達到了3~5倍,即便開始修正,網路上還是有老師、達人、KOL在喊的「拉回就是買」,但這些人多半不會告訴你,該怎麼管理風險、怎麼顧及安全,造就了每年都有的新鮮冤魂,套牢在山頂之上。
一模一樣的劇情,每隔幾年就會上演一次,但時至今日,有多少人從中獲利?又有多少人能在獲利之後華麗轉身,實際在生活中留住這筆財富?又有多少人賠上了信用、甚至是人生?
Part3. 只看看得懂的,不看看不懂的;「現在、大賺、不賠」的期望
在內有成功焦慮、外有生活壓力的狀況下,這幾年可以看到很多人開始將希望放在自己更看不懂的金融工具上面,那「引導」個人接觸、了解、使用,或者以為自己看得懂的觸發是什麼?
有一部分需要「歸功」於自媒體在的崛起,無論是推特還是Youtube,都早就已經不再只是社交或娛樂,而是帶有更多的商業、推廣甚至行銷的色彩,很多看起來是在分享心得的影片都開始加入推廣連結,少少的折扣加上對youtuber、推主的信任感,變成了一種接近偶像-粉絲、甚至是教主-信徒的關係。在這樣的連結與「社群」感之下,個人會誤以為這些KOL實際上真的與自己「站在一起」,好像彼此是夥伴、盟友一樣,公開、透明、信任。
有鑑於自己人不打自己人,這邊舉一個韓國的例子。
韓國曾經擁有全球第三大的穩定幣UST(真。「虛擬貨幣」,一般來說擁有與美金1:1的價值,項目方會盡其所能地讓價值維持在1:1)、曾列第三大虛擬貨幣的「LUNA」幣以及號稱一年可以有「17.5%」報酬率的活存工具「Anchor」,對於覺得傳統銀行的利率太低、又沒有餘力主動交易的普通人來說,是一個異常誘人的選項。
加上創辦人Do Kwon經常在推特上跟反對意見打筆戰或者嘲諷看衰的人,實際上UST也確實度過了幾次危機,這會讓一部分的投資者(粉絲)形成「這裡很安全」、「這個人說的到做得到」的信任感,於是可能願意多放一點資金、甚至是全部放入。
當然最後我們也知道整個系統的下場,UST脫鉤、Anchor被大量撤資、LUNA崩跌、創辦人在整個過程中幾乎神隱、而後潛逃出國,最近則被抓到並收押,但對很多人來說,傷害已經造成。
雖然商品的漲跌每一天都在發生,投資的後果本來也就應該自負責任,但如果細看中間的投資行為與想法,也就能知道其實沒有多少人能夠在了解背後的計算方式、整體產業的脈動,然後考慮到風險之後,然後才將資金投入的,可能有更多的人是信任推主、頻道主等KOL,甚至是信到第三手的資訊:大KOL(項目方)-小KOL(直播頻道主、推主)-普羅大眾。「看似超進步的新科技」+「超高額預期投報率」+「他人成功經驗」+「討喜的看板人物」=>「盲目進場」。
如果能夠了解其中的計算方式,就會知道基本上是個龐氏騙局,如果有了解風險與資金控管,是不會把全身家押入單一商品、尤其是在無法監管的商品之上。
但更多的人眼前只看到「17.5%年化報酬」以及「別人認為很安全」。韓國如此,台灣亦如是,歐美國家也不會少,更有不少人因此失去這輩子的存款,選擇輕生、甚至帶著整個家庭一起陪葬。
要去稱呼這樣的人為賭徒可能會有一點過分,或許他們也盡到了他們的努力,但如果光就現實層面來說,這樣的努力實際上是不夠的,因為無論是傳統金融的股票期貨市場,還是加密貨幣中的貨幣、期貨、借放貸、質押,都有太多非個人可控制的因素,只是我們因為想要相信,所以以為一切都還在我們控制的範圍中,這股希望蒙蔽了我們的判斷。
無論是一開始的航海王、去年的加密貨幣,今年的廣達緯創(正在發生中),我們都能夠在背後看到相似的想法與心情,因為個人與社會雙重壓力的疊加,讓這些人都做了自己無法負擔後果的行為。
那,到底怎麼樣才是好的?而一意孤行的下場可能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