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有在吃藥了,還需要心理諮商嗎?

研究顯示,藥物諮商並行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 面對壓力,過動症適應,心理諮商,諮商心理師


雖然大部分的諮商心理師也不在醫院工作,但在社區我們仍然會見到有相關症狀,或者有確切診斷,希望可以藥物與心理治療並行的個案。

社會壓力的增加、風氣逐漸開放,就診於身心科逐漸成為常見的事情,在工作與家庭的掙扎中,接受醫療藥物的協助是一件相當值得肯定的事情。

藥物確實是有效果的,這一點無可否認,如果對自己的期待只是當下「症狀」的緩解、消除,的確藥物可以做到這一步。

但同樣也有許多人對自己的狀況有更多的期待,想要探索、了解狀況的成因、脈絡,甚至是生活當中問題的循環、反覆出現的情境,想要知道在藥物之外,有沒有方法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加不售焦慮、憂鬱的影響。這也是心理諮商、治療的用處所在,它提供了一個隱密且彈性的管道與機會能夠更加關注自己、了解自己。

但有診斷或者有用藥的個案也提供了心理諮商另一種挑戰性,如果心理師只關注人,就會失去疾病對人的影響,如果只關注疾病則會忽略了個案的獨特性、症狀對生活中各個層面的影響,以及衍生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也會限制了心理諮商、治療「使力」的範圍。

所以我們如何不用對立的角度去看待疾病與人呢?如何在不失去對人的關心、關注之下,仍將疾病對人的影響納入考量?第一步我想就是從心理師自己做起,將疾病、藥物對生理的影響納入對來談者狀態的評估當中,然後慢慢在會談中也讓來談者將這份考慮納入對自己的評估與看法裡面。
 

協助個案區分人與疾病、正常的人與生病的人、此時此刻正受疾病影響的人,這樣的區分並不是要分類有病的人跟沒有病的人,而是要在同一個人身上釐清,打破黑白雙極的思考,讓「生病中-健康中」成為連續性的光譜,認知的層面對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疾病、如何看待疾病對自己的影響進行介入,最後便有機會可以影響個體如何看待自己。

從悲觀的「我就是有病」,慢慢轉化到中性的「這份症狀、這個疾病確實地影響到我」,從而逐漸去練習對自己時時刻刻狀態的變化有更多了解以及解釋的空間,而這在很多領域、取向當中,我想是可以稱之為自我悅納的。

而從心理師的角度,這也是在幫助自己做更細緻的評估,來談者的狀況總是「不只」如此,不只是只有人際、依附問題,也不只是有疾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