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ADD、ADHD過動吃藥沒有用? 諮商心理師教你這7個方法!

藥物是需要練習的工具、技術,不是單純的解答!

· 過動症適應,ADD成長經驗談,兒童與青少年,ADHD與ADD,心理諮商

 「吃藥,是要練習的」 

這是本文的主題、主旨、也是我這三四個月來最重要的心得。 

身邊有一些朋友、過去實習的時候也接觸了一些孩子, 

常常聽到「我吃了藥都沒用」,所以常常吃一吃就不吃了, 

這樣其實非常可惜,雖然ADHD的藥物所有的藥物一樣都有副作用, 

但它的效果,至少在我身上,我認為是非常明顯的。   

藥物只是工具,跟任何日常工具一樣,

有了菜刀,不代表馬上就可以切好菜,

有了鍵盤,不代表馬上就可以學會打字,

有了籃球,不代表馬上就會投籃。 

必須要學、要練習,但要學什麼呢? 

學什麼時候吃藥,能讓藥效配合自己的目標跟行程, 

學會怎麼樣規劃自己的時間跟目標,讓藥效最能幫助自己, 

學會去辨認藥效開始作用的訊號,讓時間能夠銜接, 

這些都是紮實的「技術」,協助使用「工具」的技術。   

1. 從小而可達的目標開始   

我一天可以很專注的時間大概就5個小時最多(極限中的極限),而這還是練習過後的結果,對於剛開始吃藥或者開始練習下面五個方法的,目標應該要降低,從一天2-3個小時開始。 

從簡單、容易到達的目標開始,一方面可以練習這套方法,二方面可以培養信心。   

先報告一下我的背景資料,男性,28歲,184cm/84公斤。 

目前服用劑量與方式為:每日早上9:30~10:00,18mg專司達*2 

因為在準備心理師考試,我一整天的作息約莫如下: 

07:40-08:00起床 

08:30 出門運動 

09:30 返家沐浴、進食服藥 

10:00-10:30 收拾心情(耍廢)準備做事,等待藥效發作、規畫當天行程 

10:30-17:00 跟著番茄時間工作法做事,利用例如Youtube的影片,如:pomodoro。(因為運動後吃的東西比較多,加上有用藥,所以常常會跳過午餐,或者比較晚才吃)。 

17:00-18:30 休息、晚餐 

晚餐後我會念一些比較跟考試無關的書籍,然後使盡全力打電動。   

2. 固定、規律作息/行程   

源自於兒童心智科的醫生的建議跟指示,所以我從小學開始就養成了規律作息跟照著時間表做事的習慣。對時間非常敏感,不喜歡遲到也不喜歡別人遲到,如果在特定的時間沒有做特定的事情我會非常不舒服。   

優點是,經過反覆、在一樣的時間做一樣的事情,我學會辨認一些身體跟心理的訊號,尤其是藥效開始作用的感覺,這能讓我知道「OK,該做事了」。就像我一直說的,吃藥是要練習的。   

上面的時間表是照著我的作息規劃的,每個家庭、每個人會有習慣的可以依照自己的情境作安排。   

3. 藥前適度運動 

經過三四個月的實測,我發現自己早上如果有適度的運動,身體的輕、中度疲勞反而有助於專注力維持。疫情前我會去健身房,疫情後改成早上去河邊騎腳踏車。 

但必須注意兩件事情:因為希望自己可以工作到晚上八點左右,所以我服藥的時間較晚,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年紀較輕,或者有早睡的需要,可能需要提早一點服藥。   

4. 辨認吃藥之後的身體訊號   

觀察吃藥之後的身體訊號,有助於進入狀態以及開始行程,副作用開始出現,對我來說就是藥物起作用的訊號,代表我可以更專心的做事,這樣想的話,副作用其實也沒這麼令人感到厭煩。 

可以試著去觀察: 

肌肉是不是開始輕微收縮,腦袋是不是感覺箍起來了?  

喉嚨跟胸口是不是有輕微的緊張感?  

看一下鏡子,是不是發現自己的表情變少了? 

可以參考這一篇:服藥日記 

觀察自己的反應,如果是孩子服藥的話,建議用各種方法去跟他討論或者陪他去觀察。   

5. 藥後減少與人接觸   

因為目前還有在兼職的緣故,加上疫情,有時候會需要線上開會,討論工作進度跟內容。 

過程中,我發現與人交談、討論、思考合作,會跟藥物互相抵消,尤其是工作的內容(與人討論、合作規劃行政程序),跟我的目標(考試)不太相同的時候,這個狀況會變得更明顯。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服用藥物之後減少你(或者孩子)跟人的接觸,不要跟她聊天、不要問他太多事情,讓他專心在他的工作、目標、課業上。   

6. 相對而言,清楚明確的目標   

「一次做好一件事情」 

跟人接觸可能是影響藥效的原因之一,但也有另外一個層面,就是工作內容的組成,規劃行政程序是「創造」的過程,但考試唸書是一個「記憶」的行為,這也是我們可以思考跟練習的點,以我個人而言,單一、單純的目標對我來說,更能利用藥物的效果。   

所以我會盡量安排,如果要跟人討論,就規劃當天只做相關的事情,如果要念考試的科目,就盡可能在行程安排上,只安排跟考試有關的內容。   

7. 藥後減少視覺刺激   

不自覺地滑手機、看電腦、摸東摸西,絕對是有ADHD的人共有的經驗,大人小孩皆然,一個訊息跳出、一個通知,可能就會連到不小心點開臉書、滑IG、開信箱。好死不死,信箱內剛好有購物網站的優惠訊息,點進去又是半小時不見。如果大人都會這樣了,更何況是大腦還在發育的孩子?(題外話,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因為大腦發展的緣故,相較於成人本來就會比較短,這是必然的結果)   

我建議可以把刺激「移出視線」,例如把手機放到背後,或至少任何第一眼看不到的地方,把LINE整個關掉,電腦右下角的工具列選「結束應用程式」。   

如果是孩子,可以的話就幫他準備一個屬於他的空間(角落也沒關係),在他轉頭可見、耳朵可聽的範圍之內,不要讓會刺激他的東西(手機、漫畫)出現。   

這個方法參考了近年很紅的「原子習慣」,如果想要停止某個行為,第一點便是創造一個不容易產生行為的環境。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如果要減少吃垃圾食物,就不要在桌上放垃圾食物,看不到就不會想吃,麻煩的事情不會想做。   

這七個方法,是這段時間開始重新服藥之後,從前幾周的不舒服、挫折,逐漸摸索出的方法,結合了心理學的知識、相關書籍的技術,以及個人經驗而成。 

可能並不適用於每個人,但因為實在聽到太多吃藥沒效的經驗,覺得實在非常可惜,誠心的推薦各位試試看,無論是利用在自己身上,或者帶著孩子練習,我認為都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