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三個孩子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分別是1.時機場合 2.關係深淺判定 3.維持舊的或建立新的關係。
沒有技巧能夠一次解決孩子所有的問題,所以會是一個不斷學習,直到融會貫通的過程。
過動的確會有許多症狀讓人際出現問題,但這件事情是可以靠社交技巧的訓練、情緒技巧的訓練來解決的。
下面這個技巧可以讓孩子更能面對第二與第三個問題,也就是讓孩子能在建立關係,以及維持關係上更適應、更輕鬆。
在技巧的學習開始之前,必須將應對過動孩子的觀念從「制止」,改成「調整」。
過去過動的孩子可能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會有口出狂言、說謊、罵人跟打人的情形發生。
這一次我們試著不再單純的制止,而是跟孩子一起練習在動作之前先停三秒鐘,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
- 說了對方可能會有什麼感覺?
- 我有想要讓對方產生這個感覺嗎?
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是一致的,那就說吧。
但如果這三者的答案不一致,可能就要調整內容或者乾脆不說了。
那,什麼叫不一致?
例如:
孩子今天想要主動幫一個同學的忙,但嘴巴跑出來的是「你很廢欸,這都不會,我來啦」。
對方聽到之後覺得非常生氣,我們吵了起來。
但我其實沒有想要讓他覺得自己很廢、很沒用;我想要的是他覺得我很友善,是個可以當朋友的人。
雖然目的、企圖是好的,但糟糕的表達,會造成目的無法達成,反而產生相反的結果。
今天如果我想了三秒鐘之後,在心裡對自己說:「我想幫他忙,希望他可以接受我的好意,並認為我是友善的」,想完之後我就可以說出:「嘿,需要幫忙嗎?」(友善)而非「你很廢,讓我來啦」(欠罵),這種可能激怒別人的話。
一些過動兒(像是以前的我),或者不熟悉這個技巧的人,有時候很難自動學會這個技巧,那就必須仰賴家人或者比較親近的人了。
不熟悉這個技巧的人,大多時候並很難準確的抓到對方可能的感受,甚至在一開始就不知道要怎麼去「猜」,這就有賴於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人(例如家人、伴侶),告訴他們可能的結果,幫他們建立人際的樣本資料,讓他們知道說出A可能會得到A結果,如果我們不想要這個A,那下次就必須說B、C、D、E等別的話。在錯誤中學習並且成長,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經歷的過程。
剛學會這個技巧的時候,很難真的在三秒鐘之內就跑完這三個問答,但透過反覆的練習,孩子會形成習慣,進而在腦中自動形成類似公式的存在,外表上就會漸漸看起來像是個非常有「同理心」的人,能夠猜測別人的心情,說我們想說,對方同時也願意聽的,兩邊能夠有很好的交流,就能維持好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在練習這些技巧,或者爸爸媽媽在教孩子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請歡迎來信讓我知道,我們可以一起練習、一起成長。
系列文章:推薦閱讀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