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必讀的過動症人際社交觀念:社交性思考模式

一個模式,讓過兒練習察顏觀色、看懂時機場合

· 過動症適應,兒童與青少年,ADD成長經驗談,人際技巧,心理諮商

讓我們再一次複習,過動的孩子(少年也算)在人際上會遇到的問題

1.「為什麼之前可以,現在不行?」->他不太會看時機場合

2.「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行?」->難以建立新的關係,難以判斷關係深淺

3. 「為什麼之前跟他可以這樣,現在不行?」->他不太會維持與人的關係

在這篇文當中,我會介紹一些方法,讓家長能夠幫助孩子慢慢學會判斷時機跟場合。

為什麼孩子不太會判斷時機、場合,甚至是其他人的感覺??

那有可能是因為過動的孩子,他們在大腦的發展上相對來說比較遲緩,造成他們接收、並且判讀視覺以及聽覺的線索會有很多困難,不論是來自環境,或者來自個人。

舉例來說,孩子可能不知道,當他旁邊的人眼睛不看他、語氣冷淡的時候,代表不想跟他有交流;不知道當整個教室都安靜地想事情的時候不喜歡被大聲干擾;可能不知道媽媽皺眉插腰之後下一步就準備罵人,這些「額外」的訊息,對普通的孩子,或者較成熟一點的大人來說很容易讀取到,但對他們來說其實很困難,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常常被說「不會看臉色」、「白目」。

看看這孩子XD

看到孩子想交朋友被拒絕、對於交朋友失去信心,或者被大家討厭時往往是父母心中很大的挫折,但卻也無法直接靠自己改變,父母是沒辦法幫孩子交朋友的。

那可以做什麼呢?

對於上面那樣的狀況,父母需要帶孩子去練習「社交性的思考」,Michelle Garcia Winner是美國的一位專家,專門幫助在在社交情境下遇到困難的孩子,她提出的社交性思考指的是「能夠將自己與別人的想法、感覺、目的納入考量,幫助你在腦中模擬、解讀,並能夠釐清人際互動的資訊。」

如果把上面的概念化做具體的文字,爸爸媽媽、老師們可以帶領孩子去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 時間與地點,孩子對於情境的想像?
  2. 周圍的人在做什麼?
  3. 我這麼做,我覺得周圍的人會有什麼反應?

例如,今天孩子從學校回來,告訴你,他今天在班上說了一個很好笑的笑話,他覺得超好笑,大家應該都會笑到不行,但沒有人笑,他還被老師罵,他很生氣、難過也很挫折,同時也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呢?

>>>家長在這時候可能因為上班很累,或者被老師打電話碎念而感到疲憊,很生氣,這時候就不建議跟孩子討論事情,讓兩方都去休息一下吧。<<<

直接規定孩子做改變,是很難的,作為曾經的爆氣孩子,我的媽媽會在平靜之後,用跟我討論的方式讓我慢慢學習。

我強烈建議家長們也試試,或者與心理專業人員合作,未來我會專門撰寫一篇與「過動孩子需要的父母」,「ADD的親朋好友該如何與ADD合作」。

  1. 時間與地點,孩子對於情境的想像?
  2. 周圍的人在做什麼?
  3. 我這麼做,我覺得周圍的人會有什麼反應?

在教導、教養孩子上我覺得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要先聽聽他的答案,他的答案(多半)會是錯的、是蠢的、甚至是看起來像藉口的,但過動的孩子的確可能沒有能力去形成「正確」的解讀,所以才會反覆的犯錯。

例如:

  1. 孩子可能知道10:30,他在教室上數學課,但是他覺得周圍的人也都在聊天,所以自己講個笑話給大家聽很OK。
  2. 周圍的人在做什麼,他可能根本沒有注意(或者不是很在乎)。
  3. 應該會覺得很好笑阿,因為這個笑話真的很好笑。

不見得我們在這個地方就要指責孩子說你是錯的!不對!不應該!

而是讓他去思考他的想法、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如果被老師同學討厭的這個後果他不想要,那是不是應該試著去調整自己的想法與行為?

父母的角色就像是橋梁,連接孩子的知覺與他人的知覺,並逐漸縮短之間的距離,讓孩子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

如果我們換位成老師或者同學的想法,上面三題的答案可能會是:

  1. 10:30,數學課,大家應該稍微安靜、專注在與數學有關的事情上。
  2. 轉頭看看周遭,其他人好像都在聽課、算題目,或者小小聲地偷偷講話。
  3. 我可能會想聽笑話,但不是上課,更不是數學課,因為數學好討厭,如果有人吵鬧,害我晚下課,我會很生氣。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想法,與「別人的想法」之間的距離,我們的工作是協助孩子去猜、去設想他人的感受與情境,建立所謂的「人際資料庫」,讓孩子學會所謂「社交性」的思考,因著這個思考產生相對應的行為。

他也會對自己有越來越多的了解,自己在什麼時候想做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慢慢的他的衝動會轉變成策略,也更能夠控制自己,人際關係也會因此有長足的進步。

broken image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舉例,實際上在與孩子討論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更多困難,包含孩子還在氣頭上,不想談;爸爸媽媽在氣頭上,不想談;孩子不願意接受等等各種的原因,此外,技巧的學習或許很快,但改變可能需要相對長的時間。

如果您發現到,您生活當中很難撥出,或者在嘗試過後覺得窒礙難行,可以聯絡我,身為一個走過、痛過、經歷過的過動兒,我可以試著與孩子溝通,並一起合作。

系列文章,推薦閱讀順序:

參考資料:

The ADHD guide to making and keeping friends - from the editor of ADDit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