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過動兒親子關係篇:四個孩子內心的期盼與聲音

越難說出口的,越想讓你知道

· 親子關係,ADHD與ADD,兒童與青少年,ADD成長經驗談,心理諮商

一、孩子會希望你不要反射性的相信來自學校的壞消息:

請給孩子一點信任,聽聽他這一邊的故事。
我相信社團內有很多盡責、盡心的老師,家長們在生活中想必也會遇到很棒的老師。
但是老師的敘述並不一定總是精準的,不是說老師要誇張、放大孩子的錯誤,而是每個人都有各自說話的方式,一個故事,可能可以有十種敘說的方式。
事情發生,或許孩子有做錯,但說不定孩子也會有他委屈、受苦的地方,可能他在班上一直遭受細微的霸凌,可能他也忍耐了一陣子,最後才在衝動之下動手,如果孩子跟我一樣遇到糟糕的老師,可能家長就會被電話通知,說孩子在學校打人,起衝突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最後想用兩邊寄過來處理。爸爸媽媽若只是把觀點放在「孩子動手,動手就是不對」上,可能會錯失了了解孩子、撫慰孩子情緒的機會。

「媽媽/爸爸聽老師說你在學校打人了?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發生什麼事嗎?」

​當然,這時候可能孩子還在氣頭上,對你講話會很冷淡、不禮貌,但這反而這顯示了孩子需要爸爸/媽媽來協助他們處理遇到的情緒起伏。
「媽媽/爸爸相信不只是老師說的那樣,想聽聽你這邊的說法,可以告訴媽媽爸爸發生什麼事嗎?」

​孩子不說,多半是在等妳多問幾次,因為他其實也會怕、會不確定你願不願意聽,這是孩子的防衛,但防衛的越強,也就代表了他真的很怕,有時候耐著性子多問幾次,就會看到孩子大飆淚的「精彩」畫面。情緒的理解與撫慰之後,才會是管教、教育後果介入的時機,而那時候,管教的效果也會120%的呈現。

管教永遠、永遠、要放在了解之後。

二、孩子希望知道自己是被愛的-管教的基礎是愛、關心與了解,而非憤怒與恐懼

不論多大的孩子,我都相信當他們知道自己犯錯的時候,一定是有一部分的心情是「害怕」的,害怕什麼呢?可能是害怕被處罰、可能是害怕喪失機會,但我相信在深處,孩子一定會對自己是否不再被接受、不再被愛而感到害怕,倘若這個害怕沒有辦法被接納,孩子會誤以為全世界都在與他為敵(青春期的孩子很常見),這樣的狀況下他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反抗與退縮。
反抗會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激化,對他人、甚至是對自己的暴力程度逐漸增加。
退縮則可能是離開現實的世界、遁入虛擬的世界;或者是在與父母的關係中退縮,爸爸媽媽可能從此只能得到「沒事」、「還好」、「就那樣」。

不論哪條路,父母都會感受到孩子離他們越來越遠,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嚴重的危害。

請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爸媽都是愛你的」,畢竟你愛不愛他/她,跟她有沒有犯錯,應該是可以毫無關係的。

管教與愛,是並行不悖的。

管教的基礎與出發點務必要基於愛、關心與了解,管教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程度,以及傳遞正確的價值觀。而非基於對孩子犯錯的盛怒,或者害怕孩子人生走歪、自己是失格父母的恐懼。

更多關於管教的文章可以參考資深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師黃春偉的文章↓

三、孩子會希望你陪他討論、建立計畫,而不是一開始就SAY NO

在管教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永遠都會有機會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以避免他們做出蠢事或者太過分的事情。但有時候也會太習慣、反射性地就拒絕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

誠然,父母的角色之一就是過動兒的「韁繩」,作為風險管理、保護的立場。

如果只看風險、所有的動作都停止、保護得好好的,會浪費了過動兒的天馬行空,扼殺了孩子的創意(延伸閱讀:是ADHD,還是有創造力?)。

透過陪孩子一起想方法跟計劃,可以得到三個非常重要的效果:

  1. 同盟感。
  2. 看見孩子的想法(優點)。
  3. 協助孩子發展「計畫」的能力。

第一點是很直觀的提升親子關係,好的關係是建立在互相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上,而親子合作一起某件事情,想必是很多父母的夢想,但種點是同盟、合作,而不是指導、指令;「不會就要教、但不是代替孩子做好」。

第二點,透過交流,父母可以更清楚的看見過動兒的想法路徑,新鮮有趣的可以繼續討論、建立計畫,天馬行空不能完成的,爸爸媽媽也可以藉此藉由交換比較現實的想法來協助孩子發展邏輯與現實感。

第三點對於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透過父母耐心的傾聽與討論,除了孩子覺得被聽見、兩方關係提升之外,也因為父母拉著孩子討論,間接學到了忍耐自己的衝動,加上父母理性的討論,能夠逐漸地把建立計畫放到行動之前,當這個過程反覆的被經歷,孩子的本能與習慣會被改變,所有的事情他都會「三思而後行」。

四、孩子需要父母正向看待藥物使用,但同時讓孩子有話語權

過動的孩子需要一個「穩定」的父母,這個穩定也包含了對於藥物的態度,爸爸媽媽可以心中有疑問,但是在孩子面前需要對藥物有穩定、正向的看法。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藥物視為工具,是幫助我們做事的工具,沒有工具的話事情一樣可以完成,但會很難做。近視的人不戴眼鏡也可以看見東西,但會看得很辛苦、打掃地不用掃把也可以掃,但會浪費很多時間跟力氣。

而工具就會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問題,如果這個工具不適合、就去找賣工具的換一個,如果藥物不適合,就找醫生做劑量跟種類的調配,這是工具、而非人的問題。

當爸爸、媽媽對於藥物的態度不是慌張地(至少在孩子面前不是),孩子自己就會比較安穩一點,能夠對藥物有自己的看法與計畫。

推薦閱讀文章: